盛夏时节,郎溪县十字镇施吴村的万果果树种植家庭农场迎来了丰收季。晨光熹微中,200余亩桃林郁郁葱葱,套着纸袋的水蜜桃压弯了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工人们穿梭其间,动作娴熟地采收着成熟的果实,空气中飘散着沁人心脾的甜蜜果香。
“今年我们采用了订单模式,产销两旺。”农场负责人颜廷万向前来走访的十字镇纪委工作人员介绍道,“现在日均采收量达三四千个,约占果园总产量的10%。村里也帮我们联系供销社,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每天都有鲜桃发往外地,本地精品礼盒更是供不应求。”说到这,颜廷万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金灿灿的阳光透过桃叶间隙,为这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此前,十字镇纪委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区内部分家庭农场存在季节性用工紧张、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发展瓶颈。针对这些情况,镇纪委及时督促镇社会事务中心等部门加强用工规范指导和薪酬保障监管,并协调村供销社、电商平台等渠道资源与农场精准对接,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为乡村振兴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将产业振兴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资金使用、项目建设、技术服务、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以精准监督压实责任,以严明纪律保障执行,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将产业振兴专项监督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结合,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推动监督力量下沉、监督关口前移。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项目现场,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既查政策落实“中梗阻”,又听群众诉求“心里话”,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产业振兴政策落地见效、惠及民生。
“产业兴则乡村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紧盯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廉动力’,确保乡村振兴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